中医认为,正常的出汗,可以调节体温,排除体内的废物,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。而当人体阴阳失衡、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出现异常的出汗,所以,中医常常根据出汗的时间、部位、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。
首先要排除是否疾病所致。一般情况下,糖尿病、甲亢、高血压、充血性心衰、偏瘫脊柱外伤、肿瘤、结核等都会导致异常出汗,并伴随明显的相应症状。这种情况下,必须及时控制病情,而后多汗情况就能解决。当然,更多的情况是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出汗,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。
按出汗时间分:一种是白天出汗过多。无论冬夏,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,常汗出不止。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、说话语声较低、食欲差、易感冒等特点,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。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、豆浆、牛羊肉等,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,以补益机体,缓解气虚。还可通过动作舒缓、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,如练习太极拳、八段锦等。
另一种是晚上出汗。睡着出汗,醒来汗止,中医称为"盗汗"。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、心烦、面部发红发热、口咽干燥等特点,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。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、雪梨等滋阴之品,少吃羊肉、洋葱、葱、姜、蒜等热性食物,也可用沙参、麦冬、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。
按出汗部位分:一为头汗过多,若暴饮暴食后出现头面部多汗,同时觉得上腹胀满、口渴、不想吃饭,多为积食,可通过减少进食量、吃清淡饮食缓解,也可吃点消化药;若伴随肢体沉重无力,胃胀不适,想呕吐,身体发热,舌苔厚而黄腻,是脾胃有湿热的表现,应注意清淡饮食。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;但若伴有睡眠不实、烦躁不安、易惊吓、头发稀少等表现,要及时诊治。此外,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,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,多属于气虚。
二为手足心多汗,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、口咽干燥等,多属于阴虚有热;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,大便不通,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,可服用通便药;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、牙龈肿痛等,多属于胃热,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,如牛黄清胃丸、清胃黄连丸等。
三为心窝、胸口多汗,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,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、食欲不振、睡眠差,多梦的表现,属于思虑过度,导致心脾虚,可通过适当的运动,如慢跑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,缓解压力,调节心身。
按气味辨别:正常的汗没有明显的腥臭味,如果汗味腥臭,多与热证或湿热证有关,属肝热,这种情况可通过清淡饮食,或用中药菊花、茵陈等泡水饮用;若腥臭明显,应找大夫诊治。此外,若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中,出现大量出汗、口渴、头昏、胸闷、恶心、心慌、四肢无力、耳鸣、注意力不集中,体温升高的情况,一般属于中暑先兆,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,补充一些淡盐水,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,症状不能恢复或严重者,要及时就医。
除上述情况,还有一些出汗表现,如汗液颜色的改变,有黄汗、红汗、黑汗等,这种情况需由医生综合判断后诊治。如果重病的病人突然大汗淋漓、四肢厥冷、呼吸微弱或大汗、呼吸急促等,则预示着病情的凶险。
总之,一旦异常出汗的情况严重或伴随其他严重表现,应及时就诊。
【形象】舌红绛瘦薄,有横纹。苔光剥,又有新生浮白苔,呈半透明状。【主病】胃肾阴亏;阴虚火旺;气阴两伤,热邪蒸腾湿气上显。【病例】阴虚火旺,气阴两伤。…...
【形象】舌质淡红晦暗。苔薄白根黄,中有剥脱。【主病】气血不足;湿热伤阴。【病例】气阴两虚。…...
【形象】舌淡红胖嫩。满布薄白湿润苔,颗粒均匀。【主病】外感寒湿;脾虚湿盛。【病例】肺胃湿热,血瘀气滞。…...
【形象】舌质红绛,尖有红点,舌面娇嫩,光莹无苔。(白色为津液反光)【主病】热入血分;胃肾阴虚。【病例】外感风寒,化热入血伤阴。…...
【形象】舌淡红而胖,边尖有红点。前半苔薄白,后半苔黄腻。【主病】湿热蕴于血分;湿温热入营血;表邪入里,湿浊化热。【病例】感冒挟湿,血蕴湿热。…...
【形象】舌质绛紫,薄而苍老,边有辐射状小裂纹,夹有突起之红点,根部尤为明显。右边有少许薄白苔,中根部光莹无苔而干。【主病】热入营血,气阴两伤;阴虚火旺,热毒乘心;胃、肾气阴告匮;血蕴湿热化燥。【病例】...
【形象】舌淡红,边尖许多红点突出。苔薄白,中滑腻。【主病】温热入血;热毒乘心;湿热蕴于血分;寒湿痰饮停聚化热【病例】血蕴湿热。…...
【形象】舌质绛紫,胖大而有齿痕。苔薄白而糙,尖部、中部类似剥苔,细看有新生颗粒。【主病】暴热伤及气津;久病气血不续;血蕴湿热,津不上升;血热而气血壅滞。【病例】肝经痰气郁结而血瘀。…...
【形象】舌绛苍老,尖有红点。苔薄白转灰,根部灰黑垢腻。【主病】三焦热盛;热毒乘心;湿热蕴于血分。【病例】风痰上扰,痰热腑实,下后邪气渐退。…...
【形象】舌红绛,有红点。满布黑绿色糙裂苔,厚积成块。【主病】热毒内实;血蕴湿热;热毒乘心。【病例】风痰上扰,痰热腑实。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