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名
脾俞 Pǐshū,出《灵枢·背腧》。名解:脾,脾脏也。俞,输也。脾俞名意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。
属足太阳膀胱经,脾之背俞穴。
定位:在背部,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,旁开15寸处。
取法: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,往上推3个椎体,其上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。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背阔肌、下后锯肌、骶棘肌。皮肤由第十、十一、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分布。穴位对第十一肋间隙的结构。胸膜为一层薄而迤明的浆膜,富有神经末梢,被覆胸内筋膜的内面和肺的表面,两层相互移行形成胸膜腔。腔有少量液体,呈负压。壁胸膜的下界,在背部肩胛线上投影于第十二肋上,由该点向内作一水平线达第十二胸椎棘突;向外,在腋中线投影于第十肋骨;向前内,锁骨中线上投影在第八肋,以上各点联于第六胸肋关节既为胸膜壁下界在体表的投影。肋胸膜和膈胸膜移行处的胸膜腔为该腔的最低位,称肋膈窦。
作用:健脾利湿,益气和中。
主治:脾胃等疾患:如呕吐,噎膈,胃痛,胸胁胀痛,黄疸水肿,不欲饮食,食不生肌,痃癖积聚,泄泻痢疾,痰疟寒热,四肢不收,虚劳,尿血,遗精,白浊,吐血,便血,喘息,腰背痛,脘腹胀痛,胸胁支满,呕吐噎膈,黄疸,泄泻,鼓胀,痢疾,带下,胃炎,消化性溃疡,胃下垂,肝炎,糖尿病,消化不良,贫血,腹胀,水肿,背痛,纳呆,食不化,现代又多用脾俞穴治疗急性胃炎[],慢性胃炎,胃溃疡,十二指肠溃疡,神经性呕吐,肝脾大,慢性出血性疾病,肠炎,神经衰弱,自细胞减少症,子宫下垂,荨麻疹,胃溃疡,胃痉挛,胃扩张,胃出血,进行性肌营养不良,肝脾肿大,肾下垂,月经不调,肾炎,小儿夜盲等。
1、配足三里穴、三阴交穴治黄疸,肝炎。
2、配足三里穴治腹脱 、便秘。
3、配中脘穴、足三里穴治呕吐。
4、脾俞配关元穴、归来穴、三阴交穴、隐白穴治崩漏。
刺法:向内斜刺05~0寸,局部酸胀,针感可扩散至腰间。不可深刺,以防造成气胸。
灸法:艾炷灸5~7壮,艾条温灸10~15分钟。
《针灸甲乙经》:腹中气胀,引嵴痛,食饮多身羸瘦,名曰食晦,先取脾俞,后取季胁。大肠转气、按之如覆杯,热引胃痛,脾气寒,四肢急,烦不嗜食,脾俞主之。黄瘅善欠,胁下满欲吐,脾俞主之。
《备急千金要》:虚劳,尿血,白浊,灸脾俞百壮。泄痢食不消,不作肌肤,灸脾俞,随年壮。
《针灸大成》:黄疸,善欠,不嗜食。
《医宗金鉴》:小儿慢脾风证。
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:脾俞二穴,在第十一椎下,两旁相距各一寸五分……腹胀引胸背痛,食饮倍多,身渐羸瘦,黄疸善欠,胁下满,泄利体重,四肢不收,痃癖积聚,腹痛不嗜食,痰疟寒热。
《类经图翼》:此穴主泻五脏之热。
穴位名眉冲Meichong,别名:小竹穴,星穴。眉,指眉毛,眉头;冲,有直上之义。本穴在眉头直上,经气沿眉头上行第一穴,因而名之。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定位与取法定位:在人体的头部,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...
穴位名曲差Qucha,别名:鼻冲。曲,有屈曲不直之义;差,有不齐之义,或有邪义。足太阳经自睛明直行向上,行至眉冲处即横行向外,曲而不齐也。又以其横列不与发际诸穴相齐,故名之以“差”(差,音池,参差不齐...
穴位名承光Chengguang,名解:承,受也。光,亮也,阳也,热也。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。本穴物质为五处穴传来的凉湿水气,至本穴后进一步受热胀散,如受之以热一般,故名。经属属足太阳...
穴位名通天Tōngtiān,别名:天臼,天伯,天目,天白,天日,天归,天旧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本穴气血来自承光穴的水湿之气,至本穴后此水湿之气所处为天之下部,与头部的阳气不在同一层次,经由本穴吸热后才...
穴位名络却Luòquè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强阳、脑盖。络即联络,却指返回,足太阳膀胱经脉气由此入里联络于脑,然后又返回,故名络却。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定位与取法定位:在头部,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...
穴位名玉枕Yùzhě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名解:玉,金性器物,肺金之气也。枕,头与枕接触之部位,言穴所在的位置也。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。本穴物质为络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与天柱穴传来的强劲风...
穴位名天柱Tiānzhù,出《灵枢本输》。名解:天,一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阳气,二指穴内气血作用于人的头颈天部。柱,支柱也,支承重物的坚实之物,在此喻意穴内气血饱满坚实也。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为坚实...
穴位名大杼dàzhù,出《灵枢刺节真邪》。别名背俞。释义:大杼。大,大也,多也。杼,古指织布的梭子。大杼名意指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。大杼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,至本穴后虽散...
穴位名风门fēngmén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热府。名解:风,言穴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也。门,出入的门户也。风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。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,至本穴后吸热胀...
穴位名肺俞fèishū,出《灵枢·背腧》。肺,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;俞,同“输”或作“腧”,意均同,有转输、运输、输注之义。此穴系肺在背之俞穴,穴在第3胸椎下两旁各1寸5分处,是肺气转输、输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