苜蓿根

中药大辞典》:苜蓿根

拼音注音
Mù Xu Gēn
别名

土黄耆(《食疗本草》)。

出处

《唐本草》

来源

为豆科植物紫苜蓿南苜蓿

化学成分

紫苜蓿的根含糖类。根的分泌物中含氨基酸,其中有2-氨基己二酸及另二种未知氨基酸。

药理作用

南苜蓿的变种的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弱的抗菌作用,对大肠杆菌则无作用。

性味

苦,寒。

①《唐本草》:"寒。"

②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:"苦微涩,寒。"

功能主治

清湿热,利尿。治黄疸,尿路结石,夜盲。

①《唐本草》:"主热病烦满,目黄赤,小便黄,酒疸,捣汁服一升,令人吐利即愈。"

②《纲目》:"捣汁煎饮,治砂石淋痛。"

③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:"清热利尿,退黄。"

用法用量
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捣汁。

复方

①治尿路结石:鲜苜蓿根,捣汁温服,每次半茶杯,日服二次。(《吉林中草药》)

②治黄疸,尿路结石:南苜蓿根五钱至一两。水煎服。(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)

临床应用

治疗夜盲症:以新鲜南苜蓿根1两,洗净切碎煎汤,连渣服,每日1次。治疗6例,4例痊愈,2例无效。
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
文章下方广告位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