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名
昆仑 Kūnlún,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下昆仑。名解:“昆仑”,广漠无艮也。昆仑名意指膀胱经的水湿之气在此吸热上行。本穴物质为膀胱经经水的气化之气,性寒湿,由于足少阳、足阳明二经的外散之热作用,寒湿水气吸热后亦上行并充斥于天之天部,穴内的各个层次都有气血物存在,如广漠无艮之状,故名“昆仑穴”。
属足太阳膀胱经。是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的经穴,五行属火。
定位:在足部外踝后,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。
取法:正坐垂足,将要按摩的脚稍向斜后移至身体侧边,脚跟抬起。用同侧手,四指在下,掌心朝上扶住脚跟底部。大拇指弯曲,指腹置于外脚踝后的凹陷处, 则大拇指所在位置即是。
穴下为皮肤、皮下组织、腓骨长、短肌。皮肤由腓肠神经分布。有小隐静脉及外踝后动、静脉。分布着腓肠神经。该穴深层结构的血液营养来自腓动脉。该动脉是胫后动脉在腘肌下2~3厘米发出的,经胫骨后面与(踇)长屈肌之间下降至外踝,终于跟外侧皮。在外踝上4~6厘米处,发出穿支,穿经肌肉和小腿肌间膜至小腿前面,与胫前动脉的分支吻合。该吻合对于小腿侧支循环的形成和血液供应有实际应用意义。
作用:清热安神、舒经活络。
主治:头项、腰腿、膝胫等疾患:如头痛目眩,目赤肿痛,鼻塞鼻衄,齿痛颊肿,项背强痛,腰痛如折,腿股疼痛,腘筋挛急,腨跟痛,浮肿,喘逆,腹满,大便难,疟疾,脚气,癫狂[],痫症,女子难产,胞衣不下,头痛,项强,目眩,鼻衄,肩背拘急,腰痛,脚跟痛,小儿痫证,难产,足跟肿痛,外踝疼痛,癫痫,小儿癫痫,下肢麻痹或瘫痪,坐骨神经痛,足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,现代又多用昆仑穴治疗神经性头痛,甲状腺肿大,腰部软组织损伤,下肢瘫痪,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,坐骨神经痛,眩晕,膝关节炎,踝关节扭伤,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,鼻出血,胎盘滞留,痔疮等。
1、配风市穴、阳陵泉穴治下肢瘫痪。
2、配风池穴,主要治头痛、惊痫。
3、配阳陵泉穴治疗下肢痿痹。
4、配太溪穴、丘墟穴、三阴交穴治疗足跟痛。
5、配丘墟穴、鱼际穴、昆仑穴、京骨穴、经渠穴治疗腰酸背痛。
6、配昆仑穴、风池穴、通天穴治疗眩晕。
7、配环跳穴、殷门穴、委中穴、阳陵泉穴、昆仑穴治下肢痹痛。
、配风池穴、天柱穴、后溪穴治疗颈项强痛。
9、配太溪穴、中脉穴、照海穴治疗足跟痛。
10、配攒竹穴治疗眉棱骨痛。
11、配丘墟穴治疗足踝痛。
12、配承山穴治疗转筋。
13、配肾俞穴、腰眼穴治疗肾虚性腰痛。
14、配阳陵泉穴、曲泉穴、鹤顶穴治疗膝关节痛。
15、配次髎穴、合阳穴、三阴交穴治疗阴部肿痛。
刺法:直刺05~0寸。孕妇禁用,经期慎用。
灸法:艾炷灸3-5壮;或艾条灸5-10分钟。
按摩:拇指弯曲,用指节由上向下轻轻刮按昆仑穴1~3分钟,对腿足红肿、脚腕疼痛、脚踝疼痛等具有疗效。
穴位名眉冲Meichong,别名:小竹穴,星穴。眉,指眉毛,眉头;冲,有直上之义。本穴在眉头直上,经气沿眉头上行第一穴,因而名之。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定位与取法定位:在人体的头部,攒竹穴直上入发际05...
穴位名曲差Qucha,别名:鼻冲。曲,有屈曲不直之义;差,有不齐之义,或有邪义。足太阳经自睛明直行向上,行至眉冲处即横行向外,曲而不齐也。又以其横列不与发际诸穴相齐,故名之以“差”(差,音池,参差不齐...
穴位名承光Chengguang,名解:承,受也。光,亮也,阳也,热也。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进一步受热胀散。本穴物质为五处穴传来的凉湿水气,至本穴后进一步受热胀散,如受之以热一般,故名。经属属足太阳...
穴位名通天Tōngtiān,别名:天臼,天伯,天目,天白,天日,天归,天旧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本穴气血来自承光穴的水湿之气,至本穴后此水湿之气所处为天之下部,与头部的阳气不在同一层次,经由本穴吸热后才...
穴位名络却Luòquè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强阳、脑盖。络即联络,却指返回,足太阳膀胱经脉气由此入里联络于脑,然后又返回,故名络却。经属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定位与取法定位:在头部,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5寸...
穴位名玉枕Yùzhě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名解:玉,金性器物,肺金之气也。枕,头与枕接触之部位,言穴所在的位置也。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为凉湿水气。本穴物质为络却穴传来的寒湿水气与天柱穴传来的强劲风...
穴位名天柱Tiānzhù,出《灵枢本输》。名解:天,一指穴内物质为天部阳气,二指穴内气血作用于人的头颈天部。柱,支柱也,支承重物的坚实之物,在此喻意穴内气血饱满坚实也。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在此为坚实...
穴位名大杼dàzhù,出《灵枢刺节真邪》。别名背俞。释义:大杼。大,大也,多也。杼,古指织布的梭子。大杼名意指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吸热快速上行。大杼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吸热上行的水湿之气,至本穴后虽散...
穴位名风门fēngmén,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热府。名解:风,言穴内的气血物质主要为风气也。门,出入的门户也。风门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化风上行。本穴物质为膀胱经背俞各穴上行的水湿之气,至本穴后吸热胀...
穴位名肺俞fèishū,出《灵枢·背腧》。肺,为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;俞,同“输”或作“腧”,意均同,有转输、运输、输注之义。此穴系肺在背之俞穴,穴在第3胸椎下两旁各1寸5分处,是肺气转输、输注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