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轴子

《中药大辞典》:六轴子

拼音注音
Liù Zhóu Zǐ
别名

土连翘(《本草从新》),山芝麻(《百草镜》),闹羊花子(汪连仕《采药书》),天芝麻(《杨氏便易良方》),羊踯躅果(《药材学》)。

出处

《饮片新参》

来源

为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果序。9~10月果实成热而未开裂时采收,用水浸后晒干,以防果实裂开。

生境分布

产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等地。

原形态

为干燥成熟的果序,果实长椭圆形,略弯曲,长2~3厘米,径0.7~1厘米。果皮栗褐色,微具光泽,有柄,长1.5~3厘米;萼片宿存,具短柔毛;通常3~12个簇生于一个总梗上,总梗棕褐色,常连有灰白色的小枝条,每个蒴果具5枚心皮,胞间裂开。种子棕褐色,卵形,扁平,周围被膜质的翅。以果柄少,无茎枝、开裂少、具种子者为佳。

性味

苦,温,有毒。

①《本草从新》:"苦,温。"

②《饮片新参》:"温,味涩微苦。"

③《药材学》:"有剧毒。"

注意

本品有毒,不宜多服、久服,体虚者忌服。

《本草从新》:"大损新血,无瘀勿用,体虚有瘀者亦忌。"

功能主治

祛风,止痛,散瘀消肿。治风寒湿痹,历节疼痛,跌打损伤,痈疽疔毒。

①《本草从新》:"宣,行血。治风寒湿痹,历节肿胀,扑损疼痛。"

②汪连仕《采药书》:"治跌打损伤,能活血疏风。"

③《纲目拾遗》:"治疽毒疔疮。"

④《本草求原》:"敷无名肿毒,可消。"

⑤《饮片新参》:"敛肺,止汗,化痰,定喘咳,治泻利遗泄。"

用法用量

内服:研末入丸、散,1~3分,或浸酒。外用:研末调敷。

复方

①治风痹,跌扑,肿毒初起:草乌(去皮,姜汁拌晒,隔纸炒)、山芝麻(烧酒拌晒,炒)、雄黄(水飞),血竭(箬叶上烘烊)、穿山甲(砂炒)各一两。为末,丸如芥子大,酒下二、三分,不可多。(《草宝)五虎丹)

②治跌打损伤,深入骨髓,或隐隐疼痛,或天阴则痛,或年远四肢无力:闹羊花子一两(火酒浸炒三次,童便浸二次,焙干),乳香、没药(不去油)、血竭各三钱。为末,研匀,加麝香一分同研,磁瓶收贮封固。每服三分,壮者五、六分,不必吃夜饭,须睡好方服,酒可尽量下,服后避风,有微汗出为要。忌房事、酸、咸、茶、醋等物。弱者间五日一服,壮者间三日一服。(《药鉴》遗骨丹)。

③治金刃伤,止痛:龙骨、硼砂,血竭(酒洗),儿茶、天芝麻各五分。为细末,每服七厘。(《杨氏便易良方》七厘散)

临床应用

用于控制心动过逮,包括窦性心动过速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、快速型心房纤颤、心房扑动,治疗高血压病等

取干燥果实100克加水1000毫升,煎至500毫升成20%煎剂,或将煎液浓缩成膏再加工制片。急重患者3~15毫升(O.6~3克)顿服,慢性患者2~5毫升(O.4~1克),每天2~4次口服;一般维持量用2~5毫升(O.4~1克),每天1~2次。治疗心动过速94例,心率最快在10分钟后转为窦性,一般在2~4小时内明显好转,少数在数天后始见效。治疗高血压病17例,用药2~12天,多数病例的头痛、头晕症状迅速减轻或消失,睡眠转佳,收缩压平均下降72.5毫米汞柱,舒张压下降40.5毫米汞柱。对症状性高血压疗效不佳。本品有毒,如过量常出现头昏,肢体发麻、胃灼热感、恶心呕吐、出冷汗、眼发黑,严重时出现心动过缓,血压下降、小便失禁、烦躁,脚抽搐、全身震颤,瞳孔缩小或扩大、皮肤粘膜苍白、神志不清、嗜睡以至休克等一过性毒性反应,可用阿托品解救,个别严重者需用升压药。

摘录
《中药大辞典》
文章下方广告位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齿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龙齿拼音注音LónɡChǐ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、犀牛类、三趾马等的牙齿化石。性状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。主要为犬齿及臼齿。犬齿呈圆锥形,先端弯而尖,直径约3厘米,近尖...

    L中草药健康草药442812022-11-01
  • 龙鳞草

    别名毛石辣草、大叶火焰草、光板猫叶草来源景天科龙鳞草SedumdrymarioidesHance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布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性味微甘、苦,平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...

    L中药448012022-11-01
  • 龙骨风

    拼音注音LónɡGǔFēnɡ别名飞天蠄蟧、大贯众来源药材基源:为桫椤科植物桫椤的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sophilaspinulosa(Wall.exHook.)Tryon[Cyatheaspi...

    L龙骨养生健康233362022-11-01
  • 龙骨莲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骨莲拼音注音LónɡGǔLián别名水龙骨、子母莲、野藕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睡莲科植物龙骨莲的根茎。全年可采。生境分布生于池沼、水塘。原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。根茎横卧,白色,有螺...

    L龙骨中药大辞典469092022-11-01
  • 龙骨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龙骨拼音注音LónɡGǔ别名五花龙骨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、犀牛类、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。性状药材可分为五花龙骨与龙骨两种:(1)五花龙骨:呈不规则块状,大小不一。表面牙白色,夹有...

    L龙骨437202022-11-01
  • 龙须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龙须藤拼音注音LónɡXūTénɡ别名羊蹄藤、乌郎藤、过岗圆龙、九龙藤、五花血藤、梅花入骨丹、燕子尾、黑皮藤来源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龙须藤Bauhiniachampioni(Bent...

    L中草药中药草药304992022-11-01
  • 龙须菜

    拼音注音LónɡXūCài别名海菜(《漳浦县志》),线菜(《闽志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江蓠科植物江蓠的藻体。生境分布在肥沃、平静的内湾中生长最好。分布我国沿海各地。原形态江蓠(《纲目》)藻体直立,丛...

    L393922022-11-01
  • 龙须莞

    别名龙须草、类头状花序藨草来源莎草科龙须莞ScirpussubcapitatusThw.,以全草、根入药。生境分布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。性味淡,寒。功能主治利尿通淋,清热安神。主治尿路感染,糖尿病,...

    L健康387832022-11-01
  • 龙须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须草拼音注音LónɡXūCǎo别名野席草(《纲目拾遗》),野灯芯草、马棕根,野马棕、野灯草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鬼尖头草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,灯心草(《安徽药材》),水通草、秧...

    L中医中药247922022-11-01
  • 龙须眼子菜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龙须眼子菜拼音注音LónɡXūYǎnZǐCài别名线形眼子菜来源眼子菜科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pectinatusL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布全国各地。性味微苦,凉。功能主...

    L中医中药215522022-11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