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笋干(《竹谱详录》),玉版笋(《纲目》),草鞋底、蝴蝶尖(《纲目拾遗》)。
《纲目拾遗》
为禾本科植物绿竹的苗(新笋)的制成品。春、夏采鲜笋,去净箨叶,煮熟,晒干或烘干。
生于山坡、路旁。分布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绿竹(《竹谱详录》),又名:坭竹、石竹、毛绿竹、乌药竹、长枝竹。
秆幼时被白色蜡粉,后为绿色或暗绿色,高达6~9米,直径5~8厘米。秆箨黄色,坚硬而脆,背部幼时贴生棕色短毛;箨舌微小,截平,全缘;箨耳具纤毛;箨叶三角形兼披针形。每节有3枚粗大的和若干较小的枝条;小枝有叶7~15枚;叶鞘长7~15厘米,幼时有小刺毛,边缘有时具稀疏之纤毛;叶舌截平形:叶耳微小,有缝毛;叶片矩形兼披针形,长12~30厘米,宽2.5~6.2厘米,基部微圆,先端锐尖,次脉9~14对,边缘有小锯齿。小穗单生,稀丛生,卵状披针形或广披针形,长2~3.5厘米,宽7~10毫米,下部绿色,上部赤紫色,有时呈绿紫色而带草黄色,含花5~12朵,除顶端2,3小花外,余均为两性花,颖通常2枚,广卵形;外稃长10~18毫米;内稃矩状披针形,近似外稃丽较窄,背具2脊,脊上部有流苏;鳞被2~3枚:花药黄白色;子房卵形,花柱极短,上部分裂为2~3枚具白色短毛的柱头。笋期5~11月。花期夏、秋季。
绿笋含茁长素、廿二(烷)醇-1、不饱和脂肪酸。
《纲目拾遗》:"味甘,性平。"
《纲目拾遗》:"治实喘,消痰。"
内服:煎汤,1~2两。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龙齿拼音注音LónɡChǐ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、犀牛类、三趾马等的牙齿化石。性状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。主要为犬齿及臼齿。犬齿呈圆锥形,先端弯而尖,直径约3厘米,近尖...
别名毛石辣草、大叶火焰草、光板猫叶草来源景天科龙鳞草SedumdrymarioidesHance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布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。性味微甘、苦,平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...
拼音注音LónɡGǔFēnɡ别名飞天蠄蟧、大贯众来源药材基源:为桫椤科植物桫椤的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sophilaspinulosa(Wall.exHook.)Tryon[Cyatheaspi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骨莲拼音注音LónɡGǔLián别名水龙骨、子母莲、野藕出处《贵州民间药物》来源为睡莲科植物龙骨莲的根茎。全年可采。生境分布生于池沼、水塘。原形态多年生水生草本。根茎横卧,白色,有螺...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龙骨拼音注音LónɡGǔ别名五花龙骨来源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、犀牛类、三趾马等的骨骼化石。性状药材可分为五花龙骨与龙骨两种:(1)五花龙骨:呈不规则块状,大小不一。表面牙白色,夹有...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龙须藤拼音注音LónɡXūTénɡ别名羊蹄藤、乌郎藤、过岗圆龙、九龙藤、五花血藤、梅花入骨丹、燕子尾、黑皮藤来源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龙须藤Bauhiniachampioni(Bent...
拼音注音LónɡXūCài别名海菜(《漳浦县志》),线菜(《闽志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江蓠科植物江蓠的藻体。生境分布在肥沃、平静的内湾中生长最好。分布我国沿海各地。原形态江蓠(《纲目》)藻体直立,丛...
别名龙须草、类头状花序藨草来源莎草科龙须莞ScirpussubcapitatusThw.,以全草、根入药。生境分布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。性味淡,寒。功能主治利尿通淋,清热安神。主治尿路感染,糖尿病,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龙须草拼音注音LónɡXūCǎo别名野席草(《纲目拾遗》),野灯芯草、马棕根,野马棕、野灯草(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),鬼尖头草(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),灯心草(《安徽药材》),水通草、秧...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龙须眼子菜拼音注音LónɡXūYǎnZǐCài别名线形眼子菜来源眼子菜科龙须眼子菜PotamogetonpectinatusL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布全国各地。性味微苦,凉。功能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