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叶莲、七叶藤、七加皮。
Ramulus Et Folium Schefflerae Leucanthae
五加科植物广西鹅掌柴Schefflera kwangsiensis Merr. ex Li.的带叶茎枝。
常绿藤状灌木,全株有香气。茎绿色,有细纵纹,光滑无毛。叶互生,掌状复叶,小叶通常7枚;托叶在叶柄基部与叶柄合生,显著;小叶片长卵形,先端尾尖,基部圆形,全缘,革质,上面绿色,有光泽,下面淡绿色,网脉明显。伞形花序集成圆锥花序,顶生;花青白色,萼5齿裂;花瓣5,分离,卵形;雄蕊5枚。浆果球形,成熟时黄红色。花期4~6月,果期7~10月。
生于山谷或阴湿的疏林中。分布于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浙江等地。
全年可采,洗净,切段晒干或烘干。
茎圆柱形,常斜切成厚片或段,长1~3厘米,直径0.4~3厘米。表面灰白色至淡黄棕色,具纵皱纹及点状皮孔,有时可见环状托叶痕,栓皮常呈片状脱落。质坚实而稍轻,断面黄白色,皮部薄,木部宽广,致密,放射状纹理明显,髓部疏松或空洞状。叶切碎或完整。小叶片革质,完整者长圆形至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全缘并稍向下反卷。上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,下表面色略淡,中脉及羽状侧脉向上、下凸出。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
性温。味微苦、涩。归肝经、脾经、胃经。
祛风止痛、舒筋活络。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止痛药。
用量9~15克,煎服;外用适量,捣敷患处。用治三叉神经痛、神经性头痛、坐骨神经痛、风湿关节痛、胃痛、肠和胆道疼痛、跌打骨折及外伤出血等。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疼痛以及神经性疼痛均有一定效果。此外,注射液作耳穴注射麻醉,用于口腔科拔牙、颌骨囊肿切除术均收到较满意的麻醉效果。
含黏液酸、延胡索酸、琥珀酸、苹果酸、酒石酸等有机酸类。
孕妇忌用或慎用。忌吃鱼肉、鹅肉、西洋鸭肉。
其他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黑龙串筋拼音注音HēiLónɡChuànJīn别名大叶勾儿茶、黑观音来源鼠李科黑龙串筋Berchemiafloribunda(Wall.)Brongn.var.megalophyl...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黑龙丝别名白马分鬃、铁线蕨、猪鬃草来源蕨类铁线蕨科黑龙丝AdiantumphilippenseL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布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四川、云南。性味微辛、淡,平。功能主治凉血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黑鹅脚板拼音注音HēiéJiǎoBǎn出处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直刺变豆菜的全草。春、夏采收,晒干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、溪边。我国西北、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等地均有分布...
拼音注音HēiDōnɡ别名乌鸫、牛屎八、百舌来源雀形目鸫科乌鸫TurdusmerulamandarinusBonaparte,以肉入药。生境分布四川。性味甘、咸,平。功能主治主治头晕:配黑鸡共炖汤服。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黑鳞大耳蕨拼音注音HēiLínDàěrJué出处《浙江天目山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的嫩叶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。分布云南、甘肃、福建和长江流域各地。原形态黑鳞耳蕨,又名...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黑骨走马别名海南粗丝木、黑骨梢来源茶茱萸科黑骨走马GomphandrahainanensisMerr.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布广东、广西。性味甘、苦,平。功能主治清热利湿,解毒。骨髓炎...
拼音注音HēiGǔJué来源药材基源:为中国蕨科植物薄叶碎米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eilesoriatenuifolia(Burm.)Trev.[Trichomanestenuifoliu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黑骨头拼音注音HēiGǔTou别名铁散沙、铁骨头、牛尾蕨、山筋线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山杨柳、青蛇胆、小青蛇、柳叶夹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黑龙骨、飞仙藤,达风藤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...
拼音注音HēiXiānɡChái来源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千里香杜鹃的枝叶及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hododendronthymifoliumMaxim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枝叶,鲜用或晒干...
拼音注音HēiFēnɡTénɡ别名通气香、黑皮跌打、石拢藤、拉公藤、多花瓜馥木、埋罕[傣]来源番荔枝科瓜馥木属植物黑风藤Fissisfigmapolyanthum(Hook.f.etThoms.)M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