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盖(《别录》),鬼伞、朝生(陶弘景),鬼屋(《本草拾遗》),鬼菌(《广菌谱》)。
《别录》
为鬼伞科植物墨汁鬼伞或粪鬼伞的子实体。
①墨汁鬼伞
菌盖卵形,伸展后宽4~11厘米,灰色,有光泽,中部褐色,有细小鳞片,边缘往往花瓣状或有折纹;菌肉薄,白色,可口;柄白色,有丝状光泽,中空,长7~20厘米,粗1~2.2厘米;菌环生柄之下部极易消失;菌折稠密,宽,离生,白色,后变为黑色:孢子椭圆形,黑色,9~12x5~6微米;囊状体近圆柱形,100~160x20~32微米。
生于柳及杨树干旁的地上或道旁。可食。分布河北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江苏。
②粪鬼伞
菌盖宽2.5~8厘米,初期短圆柱形,白色,有鳞片,后为圆锥形,渐平展,灰色,中部浅褐色,有明显棱纹,最后变为黑色;菌肉白,薄;柄白色,长5~18厘米,粗5~9毫米,基部较粗;菌环白色,膜质,窄;菌折白色,渐由粉红色变为黑色;孢子黑色,光滑,椭圆形,18~24x10~13微米;囊状体大。
生于粪堆上。分布河北、江苏、广西等地。
墨汁鬼伞含异戊胺、苯乙胺、腺嘌呤、6-氧嘌呤、尿狗酸、咪唑乙酸、咪唑丙酸、咪唑乙醇、组氨酸、精氨酸、胆碱,胍、甜菜碱、尸胺等。又含色氨酸、色胺、核黄素(210国际单位)。
①《别录》:"甘,平,无毒。"
②《本草拾遗》:"有小毒。"
治小儿痫病,疔肿,恶疮。
①《别录》:"主小儿寒热痫。"
②《本草拾遗》:"和醋敷肿毒,恶疮。"
③《纲目》:"烧灰治疔肿,以针刺酿四边,纳灰入内,经宿出根。"
《中药大辞典》:龟血拼音注音GuīXuè出处《药性论》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血。原形态形态详"龟版"条性味《纲目》:"咸,寒,无毒。"功能主治①《药性论》:"治脱肛。"②《纲目》:"治打扑损伤,和酒饮之...
拼音注音GuīJiāo别名龟板胶、龟甲胶、金龟胶、水龟胶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金龟Geoclemysreevesii(Gray);黄喉水龟Clemmysmutica(Cantor),由腹甲熬制成的胶。生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龟胆汁拼音注音GuīDǎnZhī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胆汁。原形态形态详"龟版"条性味《纲目》:"苦,寒,无毒。"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治痘后目肿,经月不开,取点之。"摘录《中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龟肉拼音注音GuīRòu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肉。原形态形态详"龟版"条性味甘咸,平。①《食疗本草》:"温,味酸。"②《日用本草》:"味酸,温,有小毒。"③《纲目》:"甘酸,...
拼音注音GuīJiǎJiāo来源为龟甲经煎煮、浓缩制成的固体胶。性状为长方形或方形的扁块,深褐色。质硬而脆,断面光亮,对光照视时呈透明状;气微腥,味淡。贮藏密闭,置阴凉干燥处。炮制取漂泡后的净龟甲,分...
拼音注音GuīJiǎ别名龟板、乌龟壳、乌龟板、下甲、血板、烫板英文名CARAPAXETPLASTRUMTESTUDINIS来源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Chinemysreevesii(Gray)的背甲及腹甲...
拼音注音GuīBǎnJiāo别名龟版膏(《本草正》),龟胶(《本草汇言》),龟甲胶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临证指南医案》来源为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熬煮成的固体胶块。性状为四方形的扁块,长约2.6厘米,...
拼音注音GuīBǎn别名龟甲、神屋(《本经》),龟壳(《淮南子》),败龟甲(《小品方》),败将、败龟版(《日华子本草》),龟筒(《本草衍义》),龟下甲(朱震亨),龟底甲(《药品化义》),龟腹甲(《医林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鹳骨拼音注音GuànGǔ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骨胳。生境分布活动于开阔沼泽和潮湿草地上,夜宿高树,常集群生活。繁殖于我国北方地区,至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地区越冬。原形态白鹳(陶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鹳肉拼音注音GuànRòu出处《河北中医药集锦》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肉。功能主治《河北中医药集锦》:"治干血痨,经血不来,身痛发烧,喘咳。捞鱼鹳一只,煮熟连汤吃。"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