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青(《本经》),碧青(《唐本草》),石青,大青(《纲目》)。
《本经》
为碳酸盐类矿物蓝铜矿的矿石。
产于铜矿氧化带中。单斜晶系。晶体短柱状或板状。通常星粒状、肾状、散射状、土状等块体或被覆在其他铜矿之表面,呈深蓝色。条痕为浅蓝色。光泽呈玻璃状、金刚石状或土状。半透明至不透明。断口呈贝壳状,硬度3.5~4。比重3.7~3.9。性脆。试验与孔雀石同。
《品汇精要》:"先捣罗,更以水飞极细,候干,再研用。"
酸咸,平。有小毒。
①《本经》:"味甘,平。"
②《吴普本草》:"神农、雷公:小寒,无毒。""雷公:咸,无毒。"
③《别录》:"酸咸,无毒。"
祛痰、催吐,破积,明目。治风痰癫痫,惊风,目痛,目翳,创伤,痈肿。
①《本经》:"主目痛,明目,折跌,痈肿,金疮不瘳。破积聚,解毒气,利精神。""主明目,利九窍,耳聋,心下邪气,令人吐,杀诸毒三虫。"
②《吴普本草》:"治丈夫内绝,令人有子。"
③《别录》:"去寒热风痹及丈夫茎中百病,益精。"
④《纲目》:"吐风痰癫痫,平肝。"
内服: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细调敷或点眼。
①治顽痰不化:石膏一两(水飞),石绿半两(水飞)。为末,面糊为丸如绿豆大。每服十丸,温汤下。有痰即吐去一、二碗,不损人。(《瑞竹堂经验方》化痰丸)
②治小儿急惊风:石青一两,天竹黄五钱,牛黄一分。俱研极细末。每服一、二分,生姜汤调下。
③治目痛、目痒,并翳膜不明:石青三钱,珍珠一钱。研极细。用银簪脚点少许。
①苏氏曰,此药善能明目、退翳,镇惊定狂,下痰破结。然终属石药,但中病即已,不可多服久服也。(②方以下出《本草汇言》)
②《本经逢原》:"石膏,走肝磨坚积,故《本经》所主,皆肝经积聚之病。时珍用吐风痰,研细温水灌下即吐,肝虚易惊多痰者宜之。"
《本草》另有空青、曾青,亦属蓝铜矿的矿石,空青为形圆中空者,曾青为呈层状者。详"空青"、"曾青"条。
《中药大辞典》:鼻血雷拼音注音BíXiěLéi别名鼻血连(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》)出处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》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管花马兜铃的根。冬季采挖,洗净切段,晒干或鲜用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阴...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鼻血草拼音注音BíXiěCǎo别名红活美、滇荆芥、土荆芥来源唇形科滇荆芥属植物蜜蜂花Melissaaxillaris(Benth.)Bakh.f.[M.parvifloraBent...
拼音注音BíYān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茄科植物烟草的叶和入其他药材后制成的粉末。功能主治《纲目拾遗》:"通关窍,治惊风,明目,定头痛,辟疫。""能追风发汗。"用法用量外用:搐鼻。制法《广大新书》:"...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鼻涕果别名蜜心果、粘心果来源水东哥科水东哥属植物锥序水东哥SaurauianapaulensisDC.,以根及果入药。根全年可采;果秋季采,晒干或鲜用。性味苦,凉。有毒。功能主治散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鸨肉拼音注音BǎoRòu出处《饮膳正要》来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。生境分布栖于空旷的草原上,善奔驰,常成群觅食,食物以植物质为主。繁殖于我国北部,迁至华北平原越冬。原形态大鸨,又名:独豹...
拼音注音BǎoYóu别名地鵏油、老鵏膏来源鹤形目鸨科大鸨OtistardaL.,以脂肪入药。生境分布我国东部地区的西部,冬迁我国北部。炮制冬至翌春猎捕,捕后去毛及内脏,煮肉,将漂于上面的油脂收集起来,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鸊鷉拼音注音PìTī别名鷉、须赢(《尔雅》),刁鸭(《食疗本草》),油鸭(《纲目》),水鸰仃(《医林纂要》),水葫芦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鸟类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鸊鷉科动物小鸊鷉的...
拼音注音BìZhì别名赤鷩(《山海经》),鵕鸃(《汉书》),采鸡(《逸周书》),锦鸡(《禽经》),金鸡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雉科动物红腹锦鸡的肉。生境分布平时常单独或成对栖息于多岩的山地...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鳖血拼音注音BiēXuè别名团鱼血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sinensis(Wiegmann),以血入药。生境分布从东北到海南岛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。功能主治滋阴退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鳖脂拼音注音BiēZhī别名鳖膏(《本草拾遗》),鳖油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。功能主治①《本草蒙筌》:"眼睫倒毛签入,可资除害。"②《现代实用中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