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棱麻(《药材学》),青竹标(《贵州植药调查》),八面风、三棱草(《贵州草药》)。
《饮片新参》
为菊科植物风毛菊的全草。七月左右割取全草,晒干。
生长于山坡草地。分布华东及中南各地。
二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粗肥,高50~150厦米,具疏生的腺点及细毛,纵棱显着,上部分枝展开。根生叶和下部叶有柄,长椭圆形,长20~30厘米,羽状深裂,裂片7~8对,顶端裂片长椭圆状披针形,两侧裂片狭长椭圆形,先端圆钝,两面具腺点和细毛;上部叶逐渐狭小,椭圆形、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羽状分裂或全缘,无柄,或基部下延成翼柄以至茎部。头状花序多数,直径1~1.6厘米,成密集的伞房花丛;总苞管状或高杯形,长8~12毫米,宽6-8毫米;苞片多层,外层苞片较短小,先端圆钝,中层及内层苞片线形,顶端具膜质圆形的附片,背部及先端通常紫红色;管状花冠紫红色,长10~14毫米。瘦果长约4毫米;无毛;冠毛2层,外层较短,内层羽毛状。花期9~10月。
干燥全草,茎类圆柱形,长70~100厘米,粗的直径可达9毫米,外表棕色,有棱线,叶痕突起。质坚而轻,髓部白色,中有一小孔。叶暗绿色或棕色,多已脱落,叶柄长。全体被毛茸。气弱,味苦。
主产江苏。
洗净,拣去杂草,切成小段,晒干,生用。
辛苦,平。
①《饮片新参》:"味苦,性平。"
②《贵州植药调查》:"辛苦,寒。"
《饮片新参》:"血虚气弱者忌用。"
祛风活血。治风湿痹痛,跌打损伤,麻风。
①《饮片新参》:"活血祛风,散痹止痛。"
②《贵州植药调查》:"舒筋活络,追风镇痛。"
内服:煎汤,3~6钱。外用:煎水洗。
①治风湿关节痛:青竹标三至五钱,煎水服。
②治跌打损伤:青竹标一两,泡酒服。
③治麻风:青竹标、炒米柴、毛桐各等量,煎水常洗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《中药大辞典》:鼻血雷拼音注音BíXiěLéi别名鼻血连(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》)出处《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》来源为马兜铃科植物管花马兜铃的根。冬季采挖,洗净切段,晒干或鲜用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阴...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鼻血草拼音注音BíXiěCǎo别名红活美、滇荆芥、土荆芥来源唇形科滇荆芥属植物蜜蜂花Melissaaxillaris(Benth.)Bakh.f.[M.parvifloraBent...
拼音注音BíYān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茄科植物烟草的叶和入其他药材后制成的粉末。功能主治《纲目拾遗》:"通关窍,治惊风,明目,定头痛,辟疫。""能追风发汗。"用法用量外用:搐鼻。制法《广大新书》:"...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鼻涕果别名蜜心果、粘心果来源水东哥科水东哥属植物锥序水东哥SaurauianapaulensisDC.,以根及果入药。根全年可采;果秋季采,晒干或鲜用。性味苦,凉。有毒。功能主治散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鸨肉拼音注音BǎoRòu出处《饮膳正要》来源为鸨科动物大鸨的肉。生境分布栖于空旷的草原上,善奔驰,常成群觅食,食物以植物质为主。繁殖于我国北部,迁至华北平原越冬。原形态大鸨,又名:独豹...
拼音注音BǎoYóu别名地鵏油、老鵏膏来源鹤形目鸨科大鸨OtistardaL.,以脂肪入药。生境分布我国东部地区的西部,冬迁我国北部。炮制冬至翌春猎捕,捕后去毛及内脏,煮肉,将漂于上面的油脂收集起来,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鸊鷉拼音注音PìTī别名鷉、须赢(《尔雅》),刁鸭(《食疗本草》),油鸭(《纲目》),水鸰仃(《医林纂要》),水葫芦(《中国动物图谱·鸟类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鸊鷉科动物小鸊鷉的...
拼音注音BìZhì别名赤鷩(《山海经》),鵕鸃(《汉书》),采鸡(《逸周书》),锦鸡(《禽经》),金鸡(《纲目》)。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雉科动物红腹锦鸡的肉。生境分布平时常单独或成对栖息于多岩的山地...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鳖血拼音注音BiēXuè别名团鱼血来源爬行纲龟鳖目鳖科中华鳖Amydasinensis(Wiegmann),以血入药。生境分布从东北到海南岛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。功能主治滋阴退...
《中药大辞典》:鳖脂拼音注音BiēZhī别名鳖膏(《本草拾遗》),鳖油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。功能主治①《本草蒙筌》:"眼睫倒毛签入,可资除害。"②《现代实用中药...